I Want You. 廣東話
一位德國朋友,在工作時突然跟我談到香港。
「我想去香港,覺得這個地方很特別,比中國自由,但又不是免於恐懼的自由...(談到消失的書局事件)」
他不是想去旅行,不是想去鳩嗚,而是想在香港生活、工作,好好了解一下這個身歸心不歸的族群。
「用英文足以在港生活嗎?」他懂4國語言,母語德文、精通英文、日文、韓文。
「基本上可以生存,但你入唔到街市,食唔到茶餐廳,搭唔到小巴,了解唔到弱勢社群。」接著我再說「首先,你要學廣東話。」
話口未完,說起廣東話,想起身為香港人的母語,忽然慚愧。我們何時有為這個語言自豪過、捍衛過,至少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這一類人。最好是說得一口流利又捲晒脷的英文,曾到歐美留學,回流後講廣東話都有著極懶洋洋的感覺便是知識份子。
由細至大一直被灌輸「香港係國際大都會」、「學好兩文三語」。三語中,包含廣東話,其實我們都未曾認真學過九聲六調、廣東併音,連一堂真 · 廣東話堂都未上過。這些年過去,「母語教學」變成「普教中」,廣東話淪為「方言」,董建華年代的「兩文三語」,已經多年無人再提起。
最近甚至演變成,疑似特首候選人梁錦松講話,「唔係個個母語係廣東話,中文應該用普通話去教。」教育局話「廣東話只係方言」。最悲哀的是,決定你接受何等教育的官方機構也自甘墮落,不承認自己的語言,更遑論捍衛。
一個地方的語言,夾雜文化,包含生活。如有人想消滅一個族群,先要摧毀當地文化,而香港正被一步一步拱手推向新的邊緣,被接受新的價值觀,被推翻一貫的做事方式。
出走德國之前,有朋友提醒,「唔識德文喺德國生存唔到,人哋唔會同你講英文。」對,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語言,無論公私營機構,甚至行街睇戲食飯坐地鐵火車,鋪天蓋地都是德文,無人會因為你係外國人便遷就你說英文,因為"Hier ist Deutschland, Deutsch bitte."當然,人家知你是遊客,說說英文無問題,但知道你是來生活的話,學德文是必須的。在香港呢?則只會有人推薦你學普通話,兼學簡體字。
有調查指,全球操廣東話人口,超過一億人;有英國職場調查亦指,調查老闆對第二語言要求,廣東話排行第七。更重要的是,外國亦承認廣東話是Language, 並非香港官員所指的Dialect.
畢竟講廣東話,用繁體字的地方,只剩下這一個,香港。
- M